——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作者:黄承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关键时点,就扶贫开发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源于他本人40多年来从农村到县、市、省、中央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源于他一以贯之、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长期实践,源于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这些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20年如期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时间极紧、任务很重、难度非常大。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必须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党全国全社会合力攻坚的局面。因此,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一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体系,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二是艰巨任务。“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
三是精准扶贫。“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四是改革创新。“脱贫攻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
五是内生动力。“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
六是合力攻坚。“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七是阳光扶贫。“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
八是携手减贫。“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以上八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了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明确了贫困地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强调了全党全社会扶贫济困的重大责任,同时也为推动国际减贫事业指明了方向。
二、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
一是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整体贫困,是我们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贫困人口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最需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其根本利益的弱势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是底线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作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了贯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落实,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实践再次证明,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只要充分发挥好这两个优势,就没有办不成、办不好的事。但是,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且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是没有退路的,这就更需要求我们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过程,一切工作都为消除贫困群众致贫因素而精准谋划,为满足贫困群众脱贫需求而精准帮扶。要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是始终体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关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社会扶贫等思想,根本要求是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核心,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同时,按照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布局,建立健全贫困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这“七个强化”,从整体入手,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为更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就是因为创造和把握了“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等五条基本经验。这是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完善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坚持、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强化”实质上是对五条基本经验的再动员、再部署,指明了扶贫领域推进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就整体而言,我国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已经于2016年基本完成,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社会动员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下一步主要是抓好落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七个强化”的要求,坚持好五条基本经验,让各项体制机制政策释放出精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活力和效益。
三是始终体现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体系中内容最丰富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减贫理论突出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要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加大扶贫劳务协作,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行动,突出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的精准要求。从“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到“有的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要求不断提高。
从本质上说,精准扶贫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深刻领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需要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深化精准扶贫的行动自觉。深化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项中央决策部署、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深化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打牢基础是前提,分类施策是基础,以“绣花式”功夫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是核心,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关键,培育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是根本,打好政策组合拳是保障,必须整体推进、全面发力。
四是始终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要求贯穿习近平扶贫思想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真”“三个必须”的重要论述,实质上是要求我们要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进一步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三真”“三个必须”的要求,不仅是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指导,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兑现承诺。如果精准扶贫不到位,搞层层加码,搞形式主义,导致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群众就会有大意见,就会对党和政府就会失去信任,就会影响执政党的公信力,甚至陷入所谓“塔西佗陷阱”。
落实“三个必须”的要求,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最根本的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特别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到精准识别不漏穷人,实行动态管理;精准分类施策,确保精准性有效性;精准考核较真碰硬,确保脱贫质量;精准脱贫严格标准,防止急躁症拖延病。切实防止形式主义,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五是始终体现激发内生动力的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核心。能否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说是党在基层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的表现。贫困村基层组织以及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群众是否建立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性标志,是精准扶贫的着力点,这也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核心精神。
激发内生动力是深化精准扶贫的基础。首先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从确保党在基层领导力的高度进一步把抓党建促脱贫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就是要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在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其次,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如何做到全过程精准,最关键的是靠基层干部用精准的精神、精准的办法做好每一项工作。第三,推广运用参与式扶贫等方式方法,增强贫困群众对帮扶项目的拥有感、效益的获得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建立正向激励引导机制,不断激发和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作者: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