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识局给大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学霸爱情故事。
老黄牛是识局君从小到大,一起手牵手上小学,一起叱咤中学足球球场的好基友,但无奈识局君荒芜学业,读了新闻学从了记,而老黄牛同学高分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之后,与其女友双双进入到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起读了硕士、又双双读了博士。。。。。接着两人又双双进行了博士后训练,老黄牛进了北卡州立、女友(已是妻子)进了杜克。
经过识局君百般盛情的邀约,老黄牛终于答应给识局看天下系列写一期美国高等教育文章(文中他是绝对谦虚了)。识局粉丝们阅后要多多互动,也希望老黄牛或旅外的识局读者多多给我们来稿,讲讲国外的科教文卫生活。
正文:
受到发小小编的要求,和读者讲讲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和生活。先说说我自己的背景,01年上的一个出国气氛颇为浓厚的理工科大学,人人热火朝天地准备考托福、GRE。无法免俗地加入这个考试大军,05年本科毕业后就到美国读研究生,上的是现在人人唾弃的生物学。
11年博士毕业后就开始做博士后,正在努力争取发文章、找工作的过程中。答应写这篇短文,一来拗不过发小盛情,二来满足一下发微信公号的虚荣心。
我当年也是拿全额奖学金到美国的。全额奖学金有很多种给法,一般说来就是免除学费(3-6万不等)之外,再以某种方式给你生活费(2-3万之间)。我之所以讲这个是因为大家在各种八卦周刊往往都会听闻某某男孩某某女孩获得巨额全额奖学金赴海外留学的故事,还会把美金换算成人民币。这些都是不太准确的。咱们中文叫“奖学金”,英文说法各式各样,多半和“奖”扯不上什么关系,说“助学金”可能更合适。
对于本科教育,只要被录取,大学多多少少都会按照需要给予包括在学校勤工俭学(图书馆扫描一下书之类的轻松工作)在内的各种资助。部分高帅富的私立学校更是常常承诺不会让学生因为没钱上不了学。这些都是按照学生的家庭收入来的。因此全额奖学金并不鲜见。
对于理工科研究生,绝大部分(>95%)都是拿全额奖学金的,因为研究生往往都会当助教或者助研,“奖学金”就以免学费加工资的形式发放。我国研究生一直也有“公费”的说法,还会给一定的补助,实际上也是一种形式的全额奖学金。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和中国最大的不同恐怕是人口密度,这也造成上课形式往往有些区别。一个20个教研员的系,一年可能会招10个左右研究生。由于学生少,老师往往对学生参与性要求很高,许多课都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说到这里,又要讲一个存在很久的误区。大家恐怕常常会听到诸如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上课爱提问之类的说法。根据我的观察(我上过课,也讲过课),部分美国人可能真的爱提问,但是原因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思维活跃,而是反射弧长了点,加上有时老师讲的不清楚,问题就奔出来了。
中国学生,尤其是刚刚来的,往往语言能力还不够,加上从小受到的都是单向的教育,问的问题少再正常不过了。
现在新一代的小留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已经完全赶上美国小孩了,我见过最能问的,水平还不低的,就是从国内来的。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差不多,上课多半都是为了凑够学分,不仅学生,包括老师都不把课程教育当回事。
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家。因此,对于研究生,不管洋的中的,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研究工作进展怎么样,因为这关系到最后能不能毕业。但是科研工作失败远远多过成功,所以研究生们见面互相打招呼最忌讳的就是“最近实验顺利吗?”这种话。在学校里,自然也是老师和老师一块玩,学生和学生一起闹。
相比中国教授,美国的教授们普遍更加平易近人。当然,这多半是咱们尊师重教的传统导致的,并无不好。除了上课工作之外,学生之间,互相串门,一起吃饭,到处听讲座,回家之后一起看球,玩耍,也都和国内没啥两样。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尽管是在美国,理工科外国研究生的数量在有些学校,可能会超过美国人。
而且越是好的大学,国际学生比例越高。和专业当然也有很大关系,计算机系里往往就充斥着印度人。由于文化,语言的差异,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生都会很自然地扎堆。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往往都有很固定的生活模式。大部分研究生,出国之后才真正开始过上独立的生活。大学那种吃食堂,住集体宿舍的日子其实是寄宿学校而已,顶多算离开父母,算不上独立。而到了美国,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
对于刚来的新生,可以想象冲击有多大。这个时候以前接受过更老的学生帮助的老生,往往都会主动站出来,帮助新同学。老生帮助新生,其实也多半是琐碎的小事,例如机场接机,带着买菜,办手续等等。但正是这种小事当中,老帮新的传统,得以代代相传。
每到传统的中国节日,要么中国学生联合会组织联欢晚会,要么要好的同学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饭,其间或八卦娱乐圈的消息,或一起抱怨导师变态,再辅以牌局,游戏。这些留学生圈子内的聚会,虽然不多,却是无聊寂寞的留学生活当中的一些色彩。
每到假期,要好的同学多会相约一起到美国一些著名景点游玩。夏天就去纽约黄石华盛顿,冬天就去加州佛罗里达,好不热闹。和在国内上研究生相比,在美国听到最多的抱怨就是无聊和缺少美食。因为亲戚朋友都在国内,平时工作学习又很忙碌,有限的中国同学朋友也很难聚在一起,再加上大家熟悉的娱乐活动比如吃饭、K歌都很难在美国见到。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水准也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想必在不远的将来,大部分的优秀的学生都会愿意留在中国读研。说实话,如果国内能受到一样水平的教育,亲人朋友都在身边,还有不尽的美食,有谁会愿意大老远到那么无聊的美国去上研究生呢。
|